思入風雲:今是昨非

施政報告發表後,許多評論認為,目前政府提出的建屋數字,遠低於過去幾十年的數字,只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過去兩天本欄也解釋過,我們無法知道每年兩萬個私營一手單位是不是足夠,因為市場的需求是非常複雜,受許多因素影響。而筆者也不是房地產專家,手上沒有那些巨細無遺的數據和資料,但仍然對施政報告的建議予以肯定,那是因為數字還可以調整。

縱然實際需求無法掌握計算,卻可以反映在市價方面,如果市價不跌反升,這就證明兩萬個單位不夠,還要再加碼;如果稍為回落,那就證明雖不中亦不遠。

施政報告提到的房地產政策,有一個基本的變化,以前全靠勾地,勾多勾少全在政府手中,不必解釋,不必交代,根本沒有透明度。而且政府傾向賣貴地,樓價成交愈貴,政府勾地的底線愈高,結果就出現一個反經濟常識的現象:價格愈高,供應愈少。那些自命維護自由市場、自由經濟的鬥士,從來不解釋這問題。

現時則悟今是而昨非,清楚訂出目標為每年兩萬個單位,而這兩萬個的指標,是按過去十年平均每年的需求一萬八千個而得出的,出發點是完全滿足市場需求而供地。由於美元弱、利息低等原因而去投機、投資,則完全貴客自理,因為政府已做了起碼的一部分,就是按需求供應土地。

當然,這個目標必須落實,不能像柴灣住宅用地那樣,不到目標價就收回,這就失去了政策原意。若果真出現這個情況,隨時兩萬個單位變萬五個、萬五個單位變一萬個,豈不又是講一套、做一套,走回以前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