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關係漸疏離 亡羊補牢恐太遲

人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這可以說是港台關係的真實寫照。在香港回歸逾十三年,在兩岸實現「三通」兩年多,在兩岸已經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香港作為兩岸橋樑角色日益淡化的今時今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才以「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榮譽主席的身份去台灣訪問,希望加強港台之間的經貿及文化往來,成為特區政府歷年來訪台的最高級官員。

港府高官訪台姍姍來遲,與其說是一項突破,不如說是港台關係遠遠落後於形勢的反映。港台關係向來密切,在兩岸對峙的數十年裏,香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橋樑角色,兩岸密使互訪,香港幾乎是必經之地。可惜回歸之後,鼠目寸光的特區政府畫地為牢,自我封鎖,港台關係由熱變冷,官方來往幾近停頓,令人慨嘆。國民黨政府重新上台執政後,兩岸關係迅速回暖,港府卻沒有察覺這將會對香港帶來重大衝擊,直至兩岸三通後,港府還大吹甚麼「短期有影響、長期利好」的廢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通第一年,台灣訪港人數減少逾一成,貨運量也大不如前,可見隨着兩岸經貿關係益發熱絡,香港的中介角色也日趨淡化。僅舉一例,以前內地省市出境招商,香港是必然之選,現在則不同,內地省市紛紛轉道台灣,香港門前冷落車馬稀,獨自憔悴。

正如官方新華社指出,「兩岸三通實現之後,香港作為兩岸中介的功能已發生了相當程度的調整,尤其是ECFA簽署後,香港在兩岸中拓展新角色和定位的需求更加突出了」。字裏行間,反映內地急切期待香港調整角色,同時也流露出對港府後知後覺的失望。

港府雖然強調要重視港台關係,惟從曾俊華以「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的非官方身份訪台觀之,所謂「重視」多極有限。當年兩岸成立「兩會」展開交流,是為了避開政治上的尷尬,「兩會」可謂歷史的產物,是權宜之計,現在兩岸之間不再躲躲閃閃,雙方官員直接對話,反而港台之間還要猶抱琵琶半掩面,倣效兩岸「兩會」成立港台「兩會」,扭扭擰擰,遮遮掩掩,難怪引來東施效顰之譏。

難為曾俊華不以為醜,反以為美,他抵達台灣後表現得相當興奮,聲稱很期待此次訪問,並預料成果豐碩。如果這不是官話、套話,就是過分天真、幼稚。眾所周知,港台關係日益走下坡,香港對台灣的吸引力江河日下,目前僅金融業尚有優勢,可以吸引部分台企來港上市,但由於內地金融市場正在加速發展,上海更被確定為國際金融中心,台企捨棄香港而投入上海的懷抱,只是遲早的事,請問曾俊華憑甚麼相信此次訪問會有豐碩的成果呢?除了進一步簡化出入境手續、方便居民互訪外,還有甚麼了不起的協議要簽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近來內地省市負責人輪流訪台,動輒送出數十億元、數百億元的定單,廣東省長黃華華訪台時更一口氣買了價值不菲的台南水果,豪氣驚人,樂得台灣人哈哈笑。大陸財神受到歡迎,這在情理之中,而曾俊華的口袋裏,又裝了多少禮物呢?

相對於曾俊華的過分樂觀,台灣陸委會顯得相當冷淡,直指今次是港台交流的好開始,但預期雙方首次會議不會取得太大突破。這不啻當頭澆了一瓢冷水,如果港府高官以為這種姿勢大於實際的訪問可以獲得豐碩成果,可以滿載而歸,那只能說是太傻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