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選舉,自由黨在功能界別議席選舉尚能有所斬獲,但直選方面,在○八年立法會一役全軍盡墨。自由黨與經濟動力嗣後分家,且屢有黨員退黨,自由黨在商界的代表性不斷降低,尤其是該黨已失去幾個傳統大商會功能界別的代表性,有商界人士認為自由黨愈來愈不能代表商界;加上自由黨與經濟動力兩派為擴展地盤不惜互相挖角,令商界代表未能在立法會內團結發聲。
無論是自由黨還是經濟動力,單打獨鬥根本不夠力量整合工商界。因此,工商專業界首先應該重整政治版圖,加快推動自由黨、泛聯盟、專業會議、經濟動力、五散人整合,重新整合成一個大黨,以凝聚力量,下定決心面對功能組別選舉邁向普選的未來現實,否則前景堪虞,港進聯泡沫化就是前車之鑑。
在香港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的情況下,自由黨的商界背景對該黨走直選路難免是一大負累。有鑑功能界別選民基礎擴大的趨勢,要求工商界參政不僅要代表工商界的利益,而且要代表更多市民的利益。
此外,自由黨還面臨轉型任務。香港工商界的參政模式應該向各個階層敞開,特別要向中產階級敞開,並兼顧勞工階級,政綱必須集合各階層利益最大公約數。
只有這樣,才可能與主要是吸引基層市民選票的民建聯和民主黨區別開來,也與以極端政治訴求為招徠的公民黨與社民連區別開來,從而對中間選民,特別是歷來很少投票的選民產生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