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全票制有利建制派

政改本地立法的政府建議非常保守,連日來備受各方非議,被指不利中小型的「平民黨」參選,只有利於建制派的大黨及工商界,十五名民選區議員的提名入場券教人望而生畏,六百萬元競選經費上限亦極之嚇人,相信在討價還價之後,會有下調空間。

不能忽略的是,本地立法還涉及二○一二年的特首選舉遊戲規則。政府建議選委會由現時八百人增加至一千二百人,四大界別按比例各增加一百個名額,其中政界會有七十五席分配予民選區議員,令區議員的地位及影響力大為提升,也成為特首提名的兵家必爭之地。

泛民主派力爭取得至少一席特首候選人的提名權,由於門檻由原來的一百人大幅飆升至一百五十人,難度大為提高,倘若於區議員的選委名額中能取得約三十席,機會還是有的。

○七年梁家傑獲得逾百名選委的提名,靠的是泛民主派在法律、社會服務、教育及工程等界別內的影響力;二○一二年的門檻如此之高,恐怕不易達標,必須力爭在區議員名額上有所進帳。

問題是政府堅持以全票制方式,由四百一十二位民選區議員選出其中的一百一十七人,而非按較公平合理的比例代表制,能讓泛民主派也「有得玩」。現時泛民在區議員的總數中擁有四分之一的議席,按此比例推算,以比例代表制方式推選,有望取得約三十個名額。

政府拒絕讓步,理由是現有的三十二個界別一貫以全票制方式推選,上屆四十二位區議員也是用此方式上位。相信特首選舉不容有失,政府千方百計排除泛民主派參選的機會,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只是不能宣諸於口。不過,從整個本地立法建議的保守傾向,答案早已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