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絡專家警告,面對朝鮮、俄羅斯和中國,美國是網絡戰實力最弱的一方。
布殊政府網絡安全顧問克拉克和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學者內克的新書《網絡戰:國家安全的下一個威脅及應對》提出了「三要素衡量法」,即綜合考慮一個國家網絡攻擊能力、網絡防禦能力及對網絡的依賴程度。筆者也相信量化分析,但認為兩位美國網絡專家的「三要素衡量法」並不科學,所以得出結論遠離事實。
以美國為例,該書認為:美國網絡攻擊能力很高,能有十分中的八分,依賴度二分(對網絡的依賴度愈高,得分愈低),防禦一分,總分十一。由此可見,克拉克和內克綜合量化的設計不科學,因為在所謂「網絡防禦能力及對網絡的依賴程度」 這兩項,只要自動化程度高的國家都會得低分數,在「網絡攻擊能力」再高也不能獲得高的總分。相反,網絡化水準低的國家反倒會得較高的總分。
《網絡戰》以朝鮮為例,認為朝鮮對網絡依賴度低,所以針對它的大規模網絡戰攻擊造成的損害就極低。對網絡依賴度低的國家一旦對美國開展網絡戰,電力、鐵路、輸油管道,以及供應鏈等關鍵基礎設施對網絡化系統依賴程度極高的美國必將遭受沉重打擊。
但筆者認為,這純粹是紙上談兵。因為美國反黑客的防護網在反美恐怖組織多年的入侵之下並沒有重大損失。更重要的是,網絡戰在整個國家的戰爭潛力中只是一個因素而已。就像南斯拉夫抗擊北約的戰爭,雖然有大國用電子戰暗中支援貝爾格萊德,北約以絕對的空中優勢轟炸南聯盟七十八天,小國終於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