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社會流動機會減少,反映經濟與社會的深層次矛盾,無法向上流動,只能在社會底層掙扎,尤其是低學歷低經驗的青少年的失業率偏高,為社會和諧與穩定帶來潛在的危機。在某種意義上講,「八十後」一代高調挑戰政府的政策,其實反映這個深層次矛盾愈見尖銳的現實。
預算案以「關愛社會」為口號,承認青年人社會流動的重要性,卻沒有太多對策應對挑戰,即使是用於教育方面的撥款,也是聊勝於無而已,未有對症下藥,除了順應各界呼籲,對清貧家庭的學生增加上網津貼,提供廉價互聯網服務、電腦硬件,以及為家長提供技術支援等之外,餘皆乏善足陳。
從表面看,近期失業率回落至四點六個百分點,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青少年失業率亦有所回落,最新的數字是九點九個百分點,其實這只是冰山的一角。熟悉青少年問題的社工指出,過去幾年,十五至十九歲的失業率一直持續高企,達百分之二十一點一之高,是整體失業率的四倍!
中央對香港的社會情況非常關注,深知貧窮問題愈趨嚴重,必將衝擊社會穩定,所以溫家寶總理在闡述何謂深層次矛盾時,特別提到要注意教育這個重大課題。
產業結構過分向服務業傾斜,近年經濟多次急劇下滑,令低學歷低薪低經驗的工種如飲食及零售業等的職位大量流失,直接促成青少年的失業率偏高,所以做大做強經濟大餅,政府責無旁貸,預算案未有具體措施加快六大優勢產業的發展步伐,正是問題所在。
資助機構提供「青見」及「展翅」計劃固然重要,提供免息貸款予青年進修副學士課程就更加重要,沒有較佳學歷,根本難以向上流動,問題是清貧子弟無錢讀書,徒嘆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