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核能作誘餌 拉攏巴國籌碼增

巴基斯坦於九一一恐襲後成為美國鐵桿反恐盟友,這段或多或少因威逼利誘而產生的合作關係,因巴國國內反美情緒根深柢固顯得貌合神離,從國務卿希拉妮嗟嘆美巴之間「太多傷疤」、以至防長蓋茨坦白承認兩國存在「互信赤字」,可見要巴國軍方和民眾對美國改觀存有相當難度。巴方期望與美國展開民用核能合作,實在考起華府。

美巴首次部長級戰略對話周四結束,奧巴馬政府無非想藉此向巴方表示,美方在敦促巴國加強反恐力度之同時,也會顧及對方的看法和感受。華府官員透露,是次對話或會加快一系列軍備付運巴國的速度,包括F-16戰機、驅逐艦、武裝直升機以至無人駕駛偵察機等。

美方在對巴軍援方面大開方便之門,除為了贏取巴國信任,相信在很大程度上出於對巴國反恐有功的獎賞。不過,對於巴國獅子開大口尋求與美國達成類似布殊時代的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美國官員未有一口答應,也未見一口拒絕。

希拉妮對要求避重就輕

國務卿希拉妮被問到有關巴方的要求時避重就輕,表示會聆聽巴國外交團隊提出的任何問題,華府一項逾億美元的援助方案可滿足巴國能源需求。希拉妮在核能合作問題上留白,似乎並非出於偶然,蓋一口回絕對方的話肯定吃眼前虧,隨時被巴基斯坦傳媒解讀為美國「重印輕巴」的表現。

事實上,由於巴國本身擁有核武,美國一旦答應對方要求,就好比承認巴國是回教世界唯一核武國,巴國上上下下固然是求之不得,美巴之間的互信赤字也可望大幅削減,但問題是,美國要承擔相當風險。

首先是核擴散問題。布殊政府願與沒有簽署《核不擴散條約》的印度開展民用核合作,某程度上因為印度本身在維護核不擴散方面紀錄良好,反觀巴國卻始終令美方放心不落,像巴國核彈之父卡迪爾汗承認將核機密洩漏給伊朗、利比亞和北韓,以至希拉妮公開提到巴國核武落入恐怖分子手上的憂慮,令華府不得不扣起民用核合作這張牌,作為敦促巴國強化核安全的誘餌。

華府四両撥千斤對巴方建議不置可否,既可給自己解圍,又可吊一吊對方胃口、為加強與巴國反恐合作增添籌碼。不過,此舉難免令伊朗批評華府奉行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