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賄賂大行其道 中紀委束手無策

美國司法部及證券交易委員會日前指控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涉嫌違反美國的《外國腐敗行為法》,在過去十年間,通過現金、高爾夫及俱樂部會籍禮物、度假和豪華跑車等價值數千萬美元的物品,向二十二個國家的政府官員行賄以獲取合同,當中更涉及兩家中國國有石油公司,涉及賄賂金額高達四百一十七萬歐元。

一石激起千重浪,事件再次引發了內地對洋賄賂的討論。事實上,這種由美國政府引爆、而在中國官場產生震動的洋賄賂案,至今已有多宗。去年十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曾公布了一份有關全球不乾膠巨頭美國艾利—丹尼森公司行賄中國政府官員一事的文件。

反貪不力 責在高層

其中披露,艾利—丹尼森中國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門以巨額資金向江蘇無錫市的公安局交通管理科研所等相關政府部門行賄,並因此得到了利潤豐厚的警車合同,美國司法部門對行賄者進行了嚴厲的處罰。有趣的是,美國司法部門處罰行賄者的決定都已經公布了,但涉嫌受賄的中國官員居然毫髮無損,完全沒有受到處罰。

早前轟動一時的「朗訊賄賂案」,近千名中國官員和電訊運營商高級管理人員涉嫌受賄,總數超過千萬美元。案發後朗訊公司被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交會重罰二百五十萬美元,但中國有關部門裝聾作啞,保持沉默,受賄的中國官員仍逍遙法外。

中紀委一直鼓勵民眾舉報腐敗線索,美國司法部公布的消息,難道不是最好的舉報信?為何視而不見呢?相比美國政府的反應迅速、處罰到位,中國反貪部門麻木不仁、動作遲緩,甚至包庇放縱,實在讓中國人感到憤慨。主持全國反貪工作的中紀委,雖然近年來口口聲聲表示,要嚴肅查處洋賄賂,但實際上卻光打雷不下雨,似乎有難言之隱。

實際上,涉及洋賄賂的國有企業,很多是由權貴集團操縱,跨國公司對官員進行賄賂,也是通過太子黨或者高官作橋樑而實現的。所以說,如果中國要出重手反洋賄賂,查來查去,最終會查到大大小小的太子黨身上,而這勢必引發官場的連鎖反應。所以,中紀委往往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故意不聞不問。但如此一來,中紀委將受到民眾廣泛質疑,將自身置於民意槍口之下。最近幾年,有關對中紀委選擇性查案的批評不絕於耳,不少人指摘中紀委反貪完全是政治需要,並沒有做到一視同仁,反貪相當於肅敵。

如果說,案件還沒有被揭開蓋子,中紀委還可以裝作不知道,得過且過。可現在腐敗分子已經暴露,就像過街老鼠一樣,但中紀委仍不想打或不敢打,這豈不是告訴世人,中國官員收受洋賄賂等於零風險?中國反貪不力,看來問題出在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