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社會主義優越性

本周的《時代》雜誌以中國房地產泡沫會否爆破為題,看其內容只是各打五十大板。

大陸的房地產的確升了許多,如果以收入能力計算其購置能力,大陸的指標可能是最差的地區之一,城市工人要用二十年的薪水才可以購置物業,相對美國的夏威夷,就算是高,只不過是八年而已。

但老外寫評論,也懂得話得說回來,中國的實際情況跟外國,尤其跟美國不一樣。這方面本欄月前討論大陸樓市時已解釋過,最不一樣的因素,是大多數買樓者不是用按揭貸款,而是以現金購置。因為大多數家庭,在朱鎔基當總理搞住房分配時已分到第一個單位,而且通常是在最優越的心臟地帶,這樣再買第二、第三個單位,就輕而易舉得多。中國政府經常把社會主義優越性掛在嘴邊,有房可分,就等於新界原居民的太公分豬肉,是政府的恩賜,和香港小白領要逐萬元儲蓄去做首期,然後分二十年攤還,完全是另一回事。

而其他不一樣的因素,是大陸發展商先賣樓,再起樓,用的是投資者的金錢,而不必經銀行融資。當然,《時代》雜誌還沒有說明的,是中國大陸沒有像美國那樣用樓宇按揭製造出來的衍生工具。

可見,中國的房地產有其特殊情況,但這個泡沫是不是真的會爆破,還是由中國政府通過調控手段把泡沫收細,而就算爆,又會在何時發生,《時代》雜誌也無法預計。總之,有危機,但又有解釋,看完報道,都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