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一笑難求 皆因多憂多愁

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悅乎。面對顧客,送上一個微笑,奉上一句問候,本是服務業的待客之道,既讓人感到親切,也感到溫暖,只可惜,今時今日的香港,這種親切及溫暖的服務態度已幾近絕迹,竟然到了一笑難求的地步。

國際神秘顧客服務協會調查發現,在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服務業員工的微笑指數連續兩年排於尾三位置,比首次參與調查的澳門還低一級,僅高於克羅地亞及巴基斯坦;至於招呼語指數方面,香港只能排尾二,僅勝巴基斯坦,可謂慘不忍睹。這是香港第二次參與該項調查,證明服務業的待客之道年來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每況愈下,既令人擔心,也令人費解。

微笑不是奉承,而是尊敬;微笑不是自卑,而是自信。二十多年前,本港旅遊業的宣傳口號已注重推廣笑容,「笑一笑,世界更美妙」,道理很簡單,服務業是一座城市的鏡子,也是本港經濟命脈,從業員冷若冰霜,「唧都唔笑」,顧客怎會有心情玩樂消費?下次又怎會再度光臨?服務業員工冷淡待客,吝嗇問候,不僅是對顧客無禮,更是與財神爺過不去,內地旅客經常投訴遭到無理對待甚至歧視,便是明顯的例子。事實證明,香港這座所謂國際城市確實出了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香港不僅有「微笑危機」,遲早還會發生「競爭危機」甚至「生存危機」。

神秘顧客服務協會負責人認為,北美及歐洲等地員工一般比較熱情,相對於含蓄的中國人,較容易以微笑和親切的招呼語感染客人。其實,香港人缺乏笑容,除了含蓄的基因之外,與整體社會環境也有關,尤其是工作壓力大、生活環境差,恐怕才是主要原因。

正所謂相由心生,如果一個人工作輕鬆,生活無憂無慮,笑容自然多一些;相反,如果一個人整天要擔心這樣擔心那樣,怎麼可能笑得出。「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如今處身於香港這個「居不易」的城市,可以說是生老病死樣樣皆難,「生」要為床位而煩,「老」要擔心老無所依,「病」要面對求醫困難,「死」則無安息之龕,基層市民百事堪哀,笑不出的豈只服務業員工。所以說,政府無能,市民無奈,香港經濟停滯,民生一塌糊塗,整體工作及生活環境愈來愈惡劣,香港人不是不想笑,而是笑不出。

一節見而百節知,香港人笑容消失,正是回歸後生活水平每況愈下的縮影;反觀澳門服務業員工比香港同行更多笑容,更有禮貌,正是澳門政通人和、市民安居樂業的真實反映。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香港與澳門,同樣是特別行政區,同樣實施「一國兩制」,結果卻是判若雲泥。香港人笑不出,豈是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