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落筆打三更 遠水怎能救近火

港府去年雄心勃勃提出維港以外填海計劃,首階段定出二十五個選址,遍布各區,可惜落筆打三更,其中多個選址因居民激烈反對而面臨剔除。填海大計阻力重重,到頭來恐怕又是一鍋無米粥。

維港以外填海二十五個選址公眾諮詢上周末屆滿,當局共收到逾一萬七千份意見書,其中不少意見反對填海,尤以烏溪沙、將軍澳東、薄扶林沙灣、屯門二十七區及大埔船灣等多個鄰近民居的選址反對聲音最大。儘管當局聲稱會按照八個原則,包括對當地社區影響、能否滿足當地居民需要、對環境影響、新填海選址及交通便捷度等,由二十五個選址中選出八至十個,納入今年第三季進行的下一階段可行性研究,但鑑於社會反對聲音甚大,許多選址不是被迫剔除,就是不切實際,填海大計說易行難,一點也不樂觀。

正如我們之前指出,填海造地本來不失為增加土地資源的辦法之一,只要充分評估對環境影響,做好配套設施,確實不應一刀切禁止填海,更不應被「妖魔化」,問題是港府弱勢,動輒得咎,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要說服居民及環保團體接受填海談何容易。更何況,港府辦事一向拖泥帶水,研究復研究,諮詢再諮詢,等到填海大計正式落實,已不知是何年何月,遠水豈能救近火!

條條大路通羅馬,增加土地資源的辦法並非只有填海一途,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六項措施,包括釋放更多工業用地、改變部分綠化地帶用途等,可惜講者自講,至今沒有多大進展。眾所周知,香港已開發的土地只佔總面積兩成多,遠遠低於新加坡的大約五成,亦低於國際宜居城市標準的三成,港府長期無所作為,如今發現土地資源短缺,才驚問「地從何來」,可謂荒謬。其實,當局亦不得不承認本港還有許多土地未開發,但當被質疑為何不開發,以及為何不善用新界農地時,高官總是以保育為由一推了之。

實際上,保育與發展並非不可協調,關鍵是當局肯不肯做、肯不肯承擔而已。正如候任特首梁振英指出,港府釋放二千四百公頃邊境土地,卻規劃為保育地帶及緩衝區,與周邊地區的急速發展格格不入,他認為當局必須突破孤島觀念,將香港在珠三角的功能和定位納入考慮,拓展邊境經濟,為新界定下新的地位。

社會在變遷,時代在前進,港府依然抱着老皇曆做人,放着邊境大片土地不用,根本就是自綁手腳,愚不可及;而當局沒有善用現成土地,反而一味打填海主意,更是本末倒置,捨近求遠。事不見機,必至取辱,填海阻力重重,費時失事,當局與其挑起無謂的爭議,不如盡快考慮其他辦法,釋放更多工業用地也好,改變部分綠化地也好,或者發展邊界地區也好,總比煲無米粥來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