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天知地知

之前本欄評論梁展文事件時,曾表示過如果是筆者,就一定不會在過冷河期申請新世界那份工,原因是在現時的政治環境,就算舊同事放一馬,也很難過公眾輿論這一關,與其冒險犯難,累己累人,不如再等一會。

這類審批,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有兩點,一是處理機密資料,二是行使行政權力上的酌情權,兩者都重要,而其中尤以後者更為重要。

運用酌情權比處理機密資料更重要,是因為資料就算機密,往往是有迹可尋,經手過那些機密資料都會有紀錄,那些資料會在哪時失效?會有甚麼商業價值?可以放在甚麼商業用途?大家都可以從事實分析。

但就行政權力的酌情權而言,則無法從客觀事實百分百證實。酌情權,很大程度是對主管官員的信任,他是否大公無私、專業無誤地去運用這些權力,灰色地帶較大,可以打的問號也較多。換句話說,有關官員一定要有不可置疑的專業和道德操守,否則,那些酌情權就會不斷受人質疑,也就是「水洗唔清」。

梁展文對立法會的調查深深不忿,有深受委屈之感,他的感受是表達自己的無辜。梁展文可能真是無辜,可能真是大公無私,可能真的是百分百保衞政府的利益,毫無放水,但這是內心世界的問題,這也是之前的解釋,是真是假,是對是錯,無法用客觀事實去證明。

唯一取信大家的,就是事後個人的行為。梁展文的行為正為別人攻擊他的決定提供了口實,而梁展文除了天知地知,對得住良心之類的說話之外,又無辭以對,自陷險地,智者所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