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自稱「無牙力」,忽地令我想起某個牙醫廣告的對白:「講嘢最緊要有牙力。」
為甚麼說話要有「牙力」呢?有人說,這個「牙力」是在講「牙骹力」。牙骹的正式名稱叫下頜骨或下顎骨,是與上顎骨同為人類臉上最大、最強的顏面骨,也是頭顱骨中唯一的可動關節。這個關節掌管了人類的張口閉口,人類不論是在說話、喝水、進食還是打呵欠,幾乎無時無刻都在運動顎骨關節。如果顎骨關節受傷或出現刺痛,就會影響到我們使用口腔的習慣。
如果牙骹欠力,顎骨關節展開困難,一來,說話時口腔動作錯誤,因而使到說話內容含糊,人家就可能產生誤會;二來,顎骨關節不能長時間張合,說話一久,則容易感覺疲憊。
不過,欠缺「牙力」並非是欠缺能力的堂皇藉口。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君不見那些天生在語言能力上出現缺陷、但事業顯赫的人士的例子比比皆是?先秦時期的韓非是一個天生口吃的人,他雖不善於辭令,說話亦不大利索,卻精於刑法,很能著書立說,曾一度得秦王嬴政的賞識,甚至招來李斯的妒忌和毒殺;英國戰時名相邱吉爾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說家,但他年少時也有口吃的毛病,經歷一番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傳奇人物。
由此可見,先天缺陷並不是主宰個人能力的最大因素,缺陷不會影響人的邏輯思維,也不會將是非黑白顛倒過來。更何況,這位自稱「無牙力」的朋友口齒健全之外,更是身兼高位,大把招數可使,豈有「無牙力」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