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日前拘捕了三名廉署調查員,懷疑三人涉及一宗妨礙司法公正案。廉署成立於一九七四年,在成立之初期,強硬打擊警隊內部的貪污歪風,因而令警隊內部人心惶惶,不敢造次。而到今天,出現了警方拘捕廉署調查員的情況。
我並非說風水輪流轉,本文也不是討論案情,事實上,這次事件反映了香港執法部門方面的互相制衡。縱然廉署是獨立於其他政府部門的執法組織,但並非「太上皇」,還要受香港法律的約束,還有機會受到其他執法部門的調查。
香港勝在有廉署,但更勝在執法部門中有一個非常完善的制衡機制。
審計署發表直資學校財務狀況後,坊間一面倒的挺審計署而反教育局。有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向我訴苦,審計署在事件中贏得了道德高地,也贏了輿論聲音,卻令那些被斥責的部門難堪非常。朋友認為,審計署不必如此高調披露問題,可以的話應先在內部發出指引,內部勸導部門更正改善,如果屢勸不改才訴諸公眾輿論。
不過,朋友說,受報告批評的部門,近幾年來都沒有收到審計署的指引,但突然審計署的報告一出來,部門就成為眾矢之的。調查報告發表在政府宣布要縮班的時刻,整起事件就有審計署充當政府打手、挑起社會紛爭來支持政府政策的嫌疑。
朋友更說,他們不怕在立法會裏被眾議員質詢,但就最怕審計署與申訴專員公署這兩道「虎頭鍘」。他更謂,至今還沒聽過這兩部門有被調查過是否出現程序違規或大花筒情況,恐怕就連立法會對它們都是沒有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