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揭盅,北京的反應相當強烈。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說:「這場政治鬧劇絲毫動搖不了中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一些人的圖謀是不會得逞的。」
一場政治鬧劇,當然動搖不了中國的政治體制,但是,過去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各國的異見人士,確實表明它的政治立場,其作用未可低估。
一九九一年,緬甸的反對黨領袖昂山淑姬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她在一九九○年緬甸選舉中領導的全民盟贏得超過八成國會議席,但是,軍政府拒絕承認選舉,拒絕移交權力。在緬甸軍政府看來,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反政府的昂山淑姬,無疑是對現政權的冒犯。
一九九○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有人認為,他是一手摧毀蘇聯的罪魁禍首,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他,正是西方對他叛賣國家的嘉獎。沒有錯,戈爾巴喬夫下令蘇軍撤離東歐,你可以看作是對北約的退讓;但是,由此結束冷戰,讓全人類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是否值得一個諾貝爾和平獎?戈爾巴喬夫決心從中國的緊鄰蒙古和阿富汗撤軍,使中華民族揮去了「蘇聯亡我之心不死」的噩夢,我們還欠他一個孔子和平獎呢!
開放改革三十多年來,中國逐步接受西方的價值觀,黨和國家領導人穿西服、打領帶,軍裝也拋棄紅軍八角帽和「毛式服裝」,同歐美軍服接軌;新一代喜歡吃麥當勞、看荷里活電影,國寶級的大導演、大明星更對奧斯卡金像獎苦戀多年。偏偏就是這個諾貝爾和平獎傷了北京的心。
連馬英九也在世界人權日呼籲大陸釋放劉曉波,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