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發財與開飯

要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一定要由特區政府通過政策和立例這些措施來解決。不過,這不是單一的問題,每一個行動都牽涉到「順得哥情失嫂意」的事情,有得也有失。

以最低工資立法為例,表面上是可以改善貧富差距,但實施起來有甚麼問題,仍需要再予觀察。另一方面,例如CEPA和個人遊這些支持香港的經濟政策,其重點是改善經濟整體,而不是針對貧富差距。當然,在內部政策不變下,這些經濟利益,上面階層的人可能吃大口一點,下層的只能吃一小口,而這一小口的最佳體現,就是改善香港的就業情況。

說到香港就業情況,二○○三年,失業率是百分之七點九,就業不足率是百分之三點五。然而,自從推出CEPA和個人遊兩項措施後,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馬上一齊下跌,到二○○八年,失業率跌至百分之三點六,就業不足率跌到百分之一點九,是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央挺港的經濟措施,上層發了大財,下層有了飯開,以前失業和開工不足,現時則有工可做,只是工資卻上不了。故此,台灣要參考香港的經驗,一定要對口徑,搞清楚甚麼是政策目標。

CEPA和個人遊不是萬應靈丹,一經服用,就解決所有問題,但經濟活動增多和改善之後,政府可以自行制訂其他政策去補救,上層發大財,稅收總會增加,真的有需要,政府還可以再多拿一把,去補貼低下階層;相反,如果整體經濟差,上層自身難保,那政府就算想拉上補下也欲補無從。可見台灣民進黨為求政治攻訐,連台灣民眾,尤其是最低下層的生計,也可以作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