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建立廣州非洲人社區

昨文提及廣州的非洲人,言猶未盡。

廣州的非洲人主要是從事商貿,把中國的產品,從廣州集結,經深圳、香港海運空運到非洲,並利用廣州機場的非洲航班,從事水客活動。從性質上看,他們近似廣州歷史上的外國商賈、波斯、阿拉伯商人。公開的貿易數是廣州每年出口近二十億美元,實際數應包括香港、深圳出口的海關統計,加上沒法計算的水客貨量,數字相信更大。據說,廣州交易會上,出口非洲的貿易排在前列,顯示出廣州和珠三角地區出口非洲的貿易和由此產生出的產業鏈、價值鏈,便是幾百億元人民幣,規模不小,增長迅速,對廣州和珠三角地區的經濟有重要的貢獻。

目前至少十萬以上的非洲人在廣州,是構成當地國際化的重要因素。國際化不應只是注重現時似乎看錢的發達國家,更應包括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這樣,才可擺脫中國內地在清末以來的崇洋(歐美)歪風,回歸到歷史上唐宋的平等開放、胸懷世界的視野和心態。

於是,當廣州的國際化(文化交流與經貿合作)確立為破除種族歧視、勢利心態的面向全球,地方政府好應該認真安排、善待在穗非洲人的工作、生活環境和條件,容許他們建立本身的社區,引導他們與當地社區的融合、共處。在社會上宣傳,包括他們在內的社會和諧、國際交流。設立相關公共服務、教育文化合作交流機構、機制,使他們安心在廣州工作、生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