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溫」雞變「瘟」雞計劃

政府擬放棄中央屠宰,正委託顧問研究。有數得計,假設投資一億元建屠宰中心,十年折舊全數報銷,每年折舊成本一千萬元,利息成本幾百萬元亦免不了。聘請職工五十名,平均月薪一萬元,單是僱員薪酬每年最少六百萬元,再加水、電、煤氣、裝標籤、運輸等各項,整盤生意成本每年不少於三千萬元。

但可屠宰的僅是全港每天平均出售的一萬四千隻活雞。全年三百六十五日運作,合計宰雞五百萬隻。以三千萬元成本屠宰五百萬隻雞,每隻成本六元;若再加利潤兩元,宰雞費每隻至少八元。

八元屠宰費,相對每隻動輒過百元的活雞,甚至過節每隻高達三百元的消費,並非大問題。最大問題是市民買的已非活雞,因而失卻眼前揀雞眼前屠宰這最重要質量保證。市民買的只是預先屠宰,但未即時作降溫處理的「溫」雞。

事實上,宰雞後不即時把屠體降溫,「溫」雞隨時變「瘟」雞。雞被宰掉,即失去抵抗細菌能力,若不及時降溫成冰鮮雞或雪藏雞,細菌便可在「溫」雞體內大量孳生,將其變成「瘟」雞。這些高成本雞一旦滯銷,存放過久,引發大規模沙門氏菌食物中毒,致令「瘟」雞惡名不脛而走,屠宰場投資便血本無歸。

用寫一篇稿時間及報酬便完成的「顧問報告」,何解周一嶽要花一百四十三萬元公帑?莫非與花二億三千萬元買幾近無人要的疫苗一樣,有足夠「科學」理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