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改革鞏固既得利益

美國總統奧巴馬能前人所不能,通過醫療改革法案,為九成五美國國民提供醫療保險保障,邁向建立全民醫療保障的目標。美國是全球唯一沒有提供全民醫療保障的富裕國,約四千萬美國國民即超過人口百分之十沒有醫療保險保障。

法案通過,未獲醫療保障的美國國民將獲公帑補貼購買醫療保險;與此同時,保險公司將受更嚴格約束,包括不可隨便拒保、清晰向顧客交代承保條款,及增加訂定保費透明度等。奧巴馬聲稱,雖然保險補貼龐大,但法例最終可削減政府開支,原因包括更嚴格規管醫療保險,從而控制保費無止境上升。

但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美國政府何曾有效規管保險業?反過來保險業拖累美國政府、美國國民的例子,卻顯而易見。二○○八年九月,當時全球最大保險集團之一、美國國際集團受金融海嘯波及,被調低信貸評級,出現即時周轉困難。美國政府認為該公司倒閉牽連太廣,被迫動用八百五十億美元公帑挽救,換取集團百分之七十九點九認股權證,只差一步便將其國有化。

奧巴馬本欲成立國營醫療保險公司,跟私營醫療保險公司抗衡,但有關條款在參眾兩院審議時遭刪除,原因是保險業強烈反對,並向國會議員進行鋪天蓋地的游說。因此法案通過,保險業既得利益不但絲毫無損,更由於政府補貼而多了幾千萬名顧客,無怪醫療保險股股價連日節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