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海洋大國談何容易

美國「海權論」創立者馬漢在其《海權論》一書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二十一世紀,當陸地的國土分界定型後,海洋成了等待各國宰割的最後地盤。海洋佔據地球的三分之二,當中二點五億平方公里屬於國際海域,佔了地球一半的總面積。海洋之所以擁有無限魅力,除了海底的一大片陸地具有戰略意義之外,亦在於海洋蘊藏着非常豐富的各種資源,在陸地資源逐漸枯竭之際,海洋內仍然有很多未被發掘出來的財富。

外國在保護自己管轄水域的同時,已經不斷向國際海域進行探索,例如進行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島嶼和海洋環境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全海域調查,並且累積了相當大量的數據;外國亦積極發展深海高科技,培養海事人才,因為外國深明,海洋是軍事利用的重要場所,掌握海洋資源,將會比建立一支海軍更為關鍵。

上世紀,中國發表《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白皮書,明確表示「中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和三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三百萬平方公里只是二點五億平方公里中的一隅,但卻是發生海洋國土主權糾紛最頻密的海域之一,如與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南海諸國的南沙群島爭議,與越南的西沙群島爭議,與日本的東海爭奪及釣魚島主權問題,與美國在中國專屬經濟區非法偵測活動的糾紛。

有人擔心,中國連自己的海域也保護不了,在當前屬於海洋的世紀,中國又何以跟外國競逐海洋資源,確立在國際海洋事務上的大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