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不勢利的學校

今年,入讀小一的孩子人數降至新低,只有約四萬,於是,又有小學面臨「被殺」。

殺校不是新聞。教育局以劃一標準資助津貼學校,收生未能達標的被要求合併或被拒開辦小一,多年來已引起不少爭議。

然而,在高中新學制運行大半年後,我更清晰看到小學教育的重要。若所有小學都是同一收生人數,同一老師編制,同一課程標準,並以同一把尺評核學生,不准小班,不准「度身訂造」,是達到了「一致性」,但另方面,卻是對來自弱勢家庭孩子不公平。

弱勢家庭有多類:較貧窮的、孩子有特殊教學需要的(例如讀寫障礙)、來自少數族裔的、單親或父母長期在外工作的(珠三角經濟融合後多了不少)。這些家庭幫不了孩子的學業,沒有人督促做功課,沒有補習,少課外活動。當有能力的家庭在孩子身上每月投放數千元的補習和課外活動,弱勢孩子的學習只由學校一手包辦,若這不公平性在小一已存在,到孩子升讀初中時基礎已不及人,更難有升讀大學的機會。

殺校名單中,我見到新會商會學校的名字,感到特別難過。我聽說過這所學校,因為該校兩年前成功救校,得到善心人士和家長的捐款,自行加聘教師推行小班教學,加強對弱勢學生的照顧,也特別歡迎新來港家庭的孩子就讀,而校長說,這些孩子的進步令人驚喜。香港需要這類不勢利、不嫌棄弱勢家庭孩子的學校。可惜,學校再次面臨危機,若救不了,校長老師的心血只能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