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無心上月球 劍指火星也枉然

面對二戰以來最大規模預算赤字,以及推行醫療改革的巨額花費,美國總統奧巴馬為改善國家財政狀況,一方面忍痛將再度登陸月球的宏大太空計劃擱置,另一方面又試圖保住「太空探索第一大國」的金漆招牌,可謂左右做人難。奧巴馬前日公布美國新太空探索計劃時,以「我們從前也到過月球」為由,冀能令擱置星座計劃的無奈決定合理化,他將美國載人太空計劃的目標放在更遙遠的火星,也難掩這種無力感。

布殊時代公布的「星座計劃」由三部分組成,即開發戰神系列火箭、獵戶座載人太空船及牽牛星月球登陸器,美國太空總署(NASA)迄今已為此投入九十億美元,但計劃進度嚴重落後、預算遠超估計,若按期落實「星座計劃」,估計NASA年度預算額需在目前一百八十億美元的基礎上每年增加卅億美元。相反,奧巴馬此際斬纜,按新計劃將NASA今後五年預算增加六十億美元,變相省下大筆經費。

只能向俄租機位赴太空站

奧巴馬的建議有點自相矛盾,他提議撥出卅億美元研發新型火箭,為載人前往小行星、火星或更遙遠的太空鋪路,但人們不禁會問,既然NASA已花了大筆資金開發戰神系列火箭,何不在此一設計基礎上加以改良,令星座計劃變成探索火星的跳板?奧巴馬一刀切的做法,意味着美國太空人要前往國際太空站,只可向俄羅斯租用機位,更遑論獨力執行載人太空任務。

奧巴馬建議將原本用來取代太空穿梭機的「獵戶座太空船」,變成太空人緊急逃生設備,顯然是為今後「寄人籬下」的日子做準備,惟恐國際太空站發生事故時美國太空人「有上無落」,得向俄國乞求機位。奧巴馬期待,美國於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有能力運送太空人往返火星軌道,表現出「月球我們已經到過、何須和中印爭長短」的氣概。問題是,此一空白期會否令美國載人太空事業一蹶不振?

對於向俄國買太空機位的問題,奧巴馬提出利用NASA獲增撥的預算,鼓勵私營企業開發往返地球和國際太空站的載人太空船和火箭。有分析指,太空產業一直由美國資金主導,經年累月的投資已為民營化打下良好基礎,「經常性的短程太空運輸」與「非經常性的遠程太空探索」是時候分家,若然成功,美國可望保住太空領域霸主地位。美國載人太空事業能否置諸死地而後生,是繼醫改之後奧巴馬的另一場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