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讀:無臭垃圾車 減味九成

台灣作為全球垃圾回收率最高地區之一,官方及民間環保意識均值得香港參考。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和當地商企早前成功開發出「垃圾臭氣分解」裝置,用於垃圾回收車之上,能降低九成異味。首輛無臭垃圾車前日起在新竹縣竹北市啟用,當局期望短期內可在全縣一百五十輛垃圾車上使用。

新竹竹北市前日舉行市容整潔活動,由縣長邱鏡淳實地「聞臭」,體驗無臭垃圾車成效。

新竹盼改裝全縣150輛

工研院綠能所空氣污染防制研究室經理吳信賢指,臭氣最容易在垃圾被壓縮時產生,故此在回收車尾斗處裝設集氣罩,收取「臭氣」,再排到回收車頂部「反應腔」,經過分解反應後,能降低九成異味。

垃圾臭氣分解裝置目前只有一台,當局期望未來全縣一百五十輛垃圾車都能改裝。竹北市清潔隊隊長王貴生表示,無臭垃圾車將率先安排在市區的文化中心附近範圍服務,讓市民驗證是否真的「不臭」。

美國《紐約時報》去年報道指,台灣在政府資金協助與民間意識抬頭下,利用商業模式讓「垃圾變黃金」。官方統計顯示,前年台灣資源回收產業收益達六百五十八億元新台幣(約一百六十九億港元),家戶垃圾回收率為四成二,工業廢棄物回收率更達八成。

兩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