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說要為出租公屋「封頂」,興建滿八十萬戶便停下來,其他將以「綠置居」取代。新方案是鼓勵現有的公屋富戶遷出,轉而選購廉價出售的「綠置居」,以騰出租用單位供其他申請者入住。林鄭此言一出,旋即惹來輿論批評,指政府推卸責任,逼部分公屋居民去做「樓奴」。因為社會反響太大,政府官員紛紛設法掩飾,試圖為事件降溫。
其實,社會大眾對林鄭的言論並無誤會,她說的是真心話,政府確實想為出租公屋「封頂」,內中有冠冕堂皇的原因,也有不便言明的理由,我們試逐一道來。政府希望七成市民能居於自置物業,一直是長遠的政策目標,自第一任特首董建華開始,便作如是規劃。在特首選舉前,林鄭是老董擁抱祝福之人,如今蕭規曹隨,也是情理中事。
事實上,不少公屋富戶是居於市區的優質單位,政府新建的住房,不容易能再選在這類黃金地段。若富戶們能轉租為買,覓地他遷後,騰出市區單位數量之多,政府是想加建也建不來的。
新建的「綠置居」起碼能收回建築成本,若是興建出租公屋,卻連建築費也要虧掉。特區班子的算盤打得剔撻作響,一算之下,當然是多建出售房比建出租房划得來。這些都是政府可以向外說明的原因。
至於不便言明的理由,則是近年公屋租金收入已經抵不上日常的管理、維修支出,據說政府每年要為每戶補貼數百元,而且數額正在逐年擴大。也就是說,政府每多興建一個公屋單位,就要多產生出一戶「蝕本貨」,長遠會使財政負擔愈來愈沉重。相反,如興建「綠置居」,不但可以收回建築成本,更可免卻長期補貼公屋戶管理和維修費的問題。俗語所謂「小數怕長計」,政府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擔子愈背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