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龍七公:政治人才不足影響施政

香港現時的政治環境日趨複雜,不同的政見和訴求每天都在報章湧現,立法會的選舉已日趨熱烈,可是香港的政治人才卻嚴重不足,從一些我們遇到的情況來說,政治人物水平確實惹人懷疑,這種低水平的問政之風,令香港的政治生態畸形,也不利香港的長遠發展。

我的瀏覽記錄

問政水平 層次較低

九七前的港英管治期間,港督的權力很大,那時的行政和立法局都是委任制,由港督委任社會上的精英入局,以「行政吸納」的模式將社會上的聲音和意見引入,但在引入選舉制度後,政治人物再也不是社會各行各業上的精英,他們要更多的面對社會群眾。而一個大眾的印象是,每當人們提起某位議員時,對其政綱如何所知甚少。從政的政治人物更多的是從「幹實事」出發,對政綱所花的着墨不多,更多是成功爭取和強烈要求,政治上的層次其實很低。在這方面我們也不能過於深究,因為以目前各級議會中,議員只是發表意見而不需負上責任,議員自然傾向對選民負責,而成功爭取了甚麼甚麼,和強烈要求這個那個,是最容易突出工作表現的途徑,問政水平只是可以停留在這個層次而已。

另外一個令人感慨的現象是,在各級議會中的新面孔並沒有太多,大多是一些從政多年的具經驗議員,本來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從政經驗對議會工作很重要。但問題是我們若果需要政治人才,就必須讓政治人才可以有發揮和成長的空間。政黨的第二梯隊都已確立了很久,但這些位於接棒崗位的人士,卻一屆又一屆的只有當後備的機會,對有志服務社會、有意以政治為事業打拚的人來說,這是個很負面且打擊從政意欲的事實。在看不清前途的情況下,要具質素的年輕人以從政為奮鬥目標,實在是不容易,也令政治人才的供應短缺。

吸納潛才 說易行難

現時香港實行問責制,各個局長除了是由公務員轉任之外,其他都是各界的精英。他們在所屬界別都是當中翹楚,又多曾擔任公職,看起來進一步當局長是很正常和合適的事。可是他們的公共行政經驗和當政府團隊所要求的不一樣,當這些社會精英進入政府管治團隊後,會發現其所想、所識和實際局面有很大出入。局長現時除了要對其所屬局的政策熟悉之外,更多的是和議會打交道,要推銷政策之餘,又要順應民情,這些都不是以專業為主的社會精英所熟悉的。對一些專業性質較重的政策局來說,這種情況還比較好面對,但對一些要多與市民溝通,專業性和民生有直接影響的政策局而言,卻是苦了局長。

所以筆者認為,要令政府的管治和施政有效,我們便需要培養政治人才,而這種政治人才的培育,是要在多方面的。在政黨上自然要讓接班人有發揮的機會,讓從政可以變成一個事業,這樣才可以吸引具質素的人才。而且這個吸引,也會令從政者的眼界視野擴闊,而不是流於成功爭取和強烈要求的層次。

對政府而言,培養政治人才比較繁複,因為很多人才都不是在政府制度之內,要吸納潛在的人才,再對這些人才加以培訓,是說易行難。因為對一些人士培訓,等於告訴外界那些人是儲君、備胎,這是否可行不無疑問。

或許以一種「旋轉門」形式,將一些潛在人才以特別合約形式服務政府一段時間,以這個機會來加強人才的公共行政經驗,會是一個出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