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豬肉業用瘦肉精來改變生豬的肥瘦肉比例,由於涉及者是內地豬業領頭企業的雙匯,令人擔心即使這麼大的上市公司,也如小企業那樣為求利潤,不擇手段,不顧食品安全,情況似乎一如奶業的三聚氰胺事件。
表面上,這屬政府監管不力,致禁藥瘦肉精可以隨便在市場上買到,與飼料混和用以養豬,可深層次的矛盾卻是內地的企業和管理人員全無道德,其不單止沒有企業的公民意識、專業道德,且連做人的道德也沒有。一如三聚氰胺的例子,這樣的上市或不上市企業,實在不應該讓它們經營,它們的管理人員也應被取消專業資格。
為甚麼這樣的做法屢禁不止,主要是內地政府和企業界的文化並不排斥弄虛作假,也不介意傷害消費者,他們的市場觀是最原始野蠻的,只要沒有強迫,買賣自由便是市場經濟。當然,這不是從歐美學來的,而是從中國傳統小農意識演化出來,並自以為是。
因此,要根治食品安全的問題,關鍵不是政府下令和查禁。原因是政府官員本身就不相信應該查禁,自然查禁不力,甚至協助企業隱瞞。再則,內地消費者沒有足夠的安全健康意識,重視價格多於質量,而且對用化學品替代的所謂科學深信不疑,除非報章上大事宣傳害處,否則,大多數的消費者都不大理會,甚且會相信添加的化學品增強食品療效,有益身體。
民智未開,政府、企業只知利潤,內地食品安全只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