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難所帶來的危機不但未見有完結迹象,反而有擴大趨勢,值得高度重視。特區市民的擔憂有向深度發展的可能,也是不能低估的社會與政治現實。政府的危機應變與對未來的風險管理正面對嚴峻考驗。
日本政府公布,在福島核電站三十公里以外地區,厚生省官員首次在牛奶和菠菜樣本中驗出含超出法定安全標準的輻射量,雖然政府強調「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即時威脅」,但顯然長期食用會危害健康,當局聲稱會禁止受輻射影響地區的農產品售賣。
雖然福島核電站與香港的距離超逾三千公里,核輻射的直接影響接近零,但僅從食物安全的層次看,卻是既深且遠的。核危機初現之際,本港已出現搶購日本奶粉之熱潮,及至危機有失控的可能時,謠傳碘片與鹽有助抗輻射迅速在社會上散播,內地與本港的搶鹽潮多少反映市民的心理恐懼,既是國際笑柄,更值得社會反思,政府尤其應該重視,做好危機應變及管理的工作。
港日關係歷來密切:日本是香港人旅遊的熱門地;日本出口的蔬菜與水果以至水產食物,被港人視之為優質食品;至於時裝及電子產品,還有漫畫、流行音樂及電影等,同樣極受歡迎。今次日本地震及核危機究竟對香港人的心理有多大震撼及深遠影響,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大課題。
對政府而言,絕對不能低估本港各階層及各年齡組別市民受到的影響。地震、海嘯及核電站危機的鏡頭,市民看在眼內,有切身感受,傷痛與恐懼並存。
福島核災難產生的心理效應,較諸○三年沙士危機不遑多讓,更超過○九年豬流感肆虐的恐懼,這是基本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