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居安無憂 庸才輩出

毛澤東曾讚賞鄧小平「人才難得」,在文革後期鄧小平復出及文革結束後再次復出,這個評價成了鄧小平政治上翻身的最佳理由。那時毛皇帝「一句頂一萬句」,有「人才難得」這句話,鄧小平就是犯再大的錯誤,也會被大用也。

後來,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到了「經濟體制必須轉型」的攻堅階段,對朱鎔基也發出了「人才之嘆」,鄧說我們黨懂經濟的人才不多,朱鎔基是一個。有了鄧小平的這個評價,朱鎔基「上」得極快,從上海市長、副總理、中央候補委員,一下子當上了國務院總理、政治局常委,成為中共政壇上的二號人物。事實證明,毛賞識鄧,鄧賞識朱,皆以人才視之,加以重用,都沒有走眼,鄧小平、朱鎔基的確是人才,幹出了名堂。

中國十三億人口,中共幾千萬黨員,逾百萬幹部,最高領袖還有人才難得之嘆,而香港幾百萬人口,十幾萬公務員,各類政客不過數十,治港人才奇缺就不足為奇了。要從這樣人才奇缺中,找出可稱「人才」的人當特首,不,就算找出可稱「合格」的人當特首,那還不是難如登天嗎?這樣想想,庸才如董建華者,庸才如曾蔭權者當上特首,實在是「大環境」使然。

毛澤東當年讚賞鄧小平「人才難得」,為他在文革中被打倒後復出「找理由」,是因為毛皇帝看到經過文革動亂,「打倒一切、懷疑一切」之後,中國內外問題如山,積重難返,周相國又病重,朝中無人可以挑起大樑,收拾殘局,所以鄧小平的能力就十分可貴也,人才難得也。老鄧後來「看上」朱鎔基,也是出自大致相同的心態和理由。而北京九七年收回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挑選甚麼人當特首,就沒有毛、鄧選人時的「危難」局面,心態也大不相同,甚麼人才不人才的,摸摸腦袋,看着差不多,就是他了!如此居安無憂,只能是庸才輩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