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朋友找我約稿,希望我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在香港參與社會運動、學生運動的經歷,算是為歷史作證,也可給社會提供一些參考。我們不敢說為了薪火相傳,但至少讓香港年輕一代知道當年我們一些社會實踐的意圖、作為和影響。
當年上述運動參與者是文化人,大學生也不少。當時大學屬精英主義,入學極其困難,大學生便是天之驕子,畢業後找工作十分容易。而這些天之驕子或港英政府門生,卻受當時老一輩知識分子影響,參與及推動與殖民地政府對立的運動和示威遊行。
六十年代後期是文社和中文運動,七十年代初轉為更激烈的保釣運動。整個過程始於大學以外,隨着積極分子進入大學,七十年代初期變成大學生和大學學生會包括學聯主導。
這個過程頗有趣。大學以外是新亞書院、友聯出版社及《中國學生周報》。主其事的可謂承接內地一九四九年政權變動前的文化思潮,帶有強烈的傳統人文思想和民族主義色彩。像《中國學生周報》和友聯出版社,帶來頗多歐美思潮,如胡菊人鼓吹的(法國)存在主義,陸離推動的法國新浪潮電影等。政治滲透文化(文學電影哲學),並開始在中文運動和保釣運動中,嘗試政治突破文化的形式束縛,變成走上街頭,向殖民地政府、日本政府抗議示威。
那時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上街示威是巨大的變化,一是大學生已是特權階級,二是示威遊行乃非法。結果「七七」維園示威大學生與警察衝突,學生被打、被捕。由此改變香港的社會運動,示威遊行變成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