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國企表面上是全民所有,實際上已淪為少數權貴的盤中餐,這些壟斷性的超級巨無霸,擁財自重,根本不聽從中央政府的號令,自把自為,儼然如中國特色的財閥寡頭。
早前中央下令,除十六家央企之外,其他央企一律從房地產市場撤出,減少房產投機,還利於民。但沒想到中央命令下達八個月後,被要求清退的七十八家央企,只有七家執行「退市」命令,還有七十一家按兵不動,以拖待變。
央企競相投入地產,競標地王,不僅造成內地樓市泡沫化,而且佔用主業大量資源,使很多企業不務正業。中央整頓房產市場,要求央企離場,既是為百姓考慮,也是為央企能健康成長,但央企居然置若罔聞。央企擁財自重,分庭抗禮,既折射出中南海的權威蕩然無存,也說明央企為私利不惜與民為敵。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曾經透露,目前全國國有資產規模超過四十萬億元,卻不繳或很少向國家繳納利潤。過去,國有資產只有三萬多億元,就業人數達八千多萬人,如今國有資產四十多萬億元,只有兩千多萬人就業,巨額國有資產變成一部分人的利益分配。很多央企董事長的年薪動不動上百萬,最高達到幾千萬元,比一些跨國公司的總裁都要高。
央企的資源來自於國家,央企的壟斷地位來自於國家授權,央企的收入來自於人民,利潤卻不歸全民共享,豈有此理。央企到底是國家的企業,還是權貴的企業?是國家的經濟支柱,還是人民的吸血蟲?
中央國企之所以敢上抗中央,下壓百姓,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是央企都是獨家經營的巨無霸,掌握着國計民生的命脈,許多企業的年營業額超過上千億元,財大氣粗,忘乎所以,一心只想賺錢,從不履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國家義務。這些企業對外聲稱「中國特色」,對內宣揚「與國際接軌」,實際上是固守本位主義和集團利益。
另一方面,央企老闆個個手眼通天,人人均有強硬靠山,有些人還擔任中央委員,譬如不久前被判刑的中核集團前總經理康日新。加上這些年太子黨紛紛染指央企的人事安排,期望將央企當作小金庫。有官方人脈做後盾,央企老闆怎麼會聽從中央指揮呢?他們早已成為權貴的家奴、代理人,根本不是人民公僕。
說到底,中國的國有資產已成為一個大蛋糕,權貴們打着為國增值、為民服務的旗號,你一刀我一刀,分田分地真忙,而老百姓則一點殘羹剩飯也分不上。當年蘇聯垮台之後,國有財富迅速集中到少數利益集團手中,俄羅斯產生了寡頭政治,恐怕這種現象用不了多久也將出現在神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