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香港人快樂嗎

某學術機構進行「快樂指數」調查,發現在○九至一○年,香港人的快樂指數自○七年以後首次回升。

我在這裏引用一下調查數據。調查訪問的總人數不詳,而收回來的有效問卷只有八百多份。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八位受訪者選擇喜歡的活動是投資和賺錢;有八十四人表示喜歡伴在家人身邊;有二百二十八人表示喜歡體育和戶外活動;有一百三十六人表示喜歡藝術和各種文化活動。於是,調查機構就從這些結果中,得出「香港人並非金錢飢渴」的結論。

顯而易見,調查存在漏洞,它只是訪問市民最喜歡的活動,而沒有詢問他們實際上的時間分配,因此在沒有比較之下,不能完全反映市民快樂與否。

既然調查沒有反映事實的全部,受訪者只是把心中最理想、最高尚的答案投影在問卷上面,而再用這個數據來下「香港人並非金錢飢渴」的結論,也反映了學術機構只是把自己關在象牙塔之內研究學問,卻脫離了現實。

縱使調查方法有漏洞,我依然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並非金錢飢渴。但是,我也為這個結論感到悲哀,因為現實狀況是不叫人向金錢低頭不能啊!當今社會,有多少家庭是活於貧窮邊緣,只能靠綜援維生;有多少工人是入不敷支,只奢望僱主大發慈悲加那雞毛蒜皮的工資;有多少青年人害怕畢業淪為失業,甘願接受起薪點非常低的工作;又有多少對夫婦一生勞碌,則將積蓄都只花在供樓和交付首期!

不是我們不想陪家人,不是不想聽音樂玩運動,但現實迫使我們就範,要我們都做金錢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