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蘭格曾經進行一個消費行為研究,他觀察一家售賣綠松石珠寶的珠寶店,發現當營業員錯誤將綠松石珠寶的價格提高了一倍之後,反而令到珠寶被一搶而空。購買綠松石珠寶的顧客並非出身富裕家庭,對綠松石也沒有多大的了解,但他們購買珠寶的時候,是依靠一種「貴就是好」的心態,當珠寶價值提高以後,顧客認為是珠寶更有價值、更值得擁有。
香港被譽為「購物天堂」,有人認為,香港貨品在品質方面肯定是最有保證,但價錢方面一定不是最便宜。內地旅客喜歡到香港購物,但香港的貨品不一定比內地便宜多少,而他們最後還是選擇香港,一方面是香港貨品品質優良遠近馳名,另一方面,也是內地人士被內地貨品的低廉價格嚇倒,害怕「便宜無好貨」,所以儘管到香港山長水遠,心理上也算是買了一道平安和保證。
其實,香港人的消費模式也是如此。在同一類貨品但價格不同的情形下,我們會對貴價的產品先入為主,以為這一定是品質優良,視便宜的為次貨。
這種想法看來是不理性的消費行為,但想深一層,歸根究柢是我們一直生活於「一分錢,一分貨」的告誡下,久而久之,我們下意識地把「貴就是好」當成一種常規,縱使我們對產品的認識是零,但只要價格愈貴,便認為品質就會愈好,產品就更值得擁有。價格往往是觸發對品質判定的最重要因素。
香港某些學校以天價學費著稱,是這家學校師資優良,還是校方懂得利用消費者「貴就是好」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