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這種精神的人沒有了

蘇聯解體後,「化」為歷史上的俄羅斯,北京和莫斯科的關係掀開新的一頁。當然,新一頁和舊一頁是有着非常廣泛和深厚的內在聯繫,蘇、俄更是血脈一體。因此,中俄還繼續着以往的歷史,無法割捨,只是中俄關係和中蘇關係的交往形態有了很大不同。中蘇關係曾經是兩個極端,好時,穿一條褲子都嫌肥;壞時,兵戎相見,你死我活。而中俄關係這些年應該說處於「中間」狀態,不很好,也不很壞,大致穩定。這是兩個大國的成熟關係,這種關係是由兩國曾經大走極端的血淚恩怨、痛苦歡樂換來的。

這樣大起大落、極富戲劇性的演變,不過是半個世紀,許多當事人、經歷演變者還在。最近北京出版了一本書《永恒的記憶——蘇聯專家基列夫的中國情結》,江澤民為其寫序。基列夫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來華的蘇聯專家,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工作。當年中國很落後,工業要靠蘇聯援助建成,莫斯科派來大批專家,基列夫在華工作極為投入、認真負責,和一汽工人、幹部結下深厚友情,他一九五七年返國,但「始終保持着強烈的中國情結,他的心時刻與中國連接在一起。中國遭遇困難,他為中國朋友擔憂和牽掛,中蘇兩國惡化,他心情凝重,內心深藏着對中國的深情」。十四年前,基列夫病逝,他的夫人給當年在一汽工作的江澤民寫信,信中說她的丈夫「是一個平凡的熱愛勞動的人,他的一生應該說是很有價值的」。

江澤民在序文中引用毛澤東《紀念白求恩》中的話:「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甚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江說:「我覺得,基列夫同志身上也有這種精神,無論甚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忘記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是的,我們可以不忘基列夫,但有這種精神的人已經沒有了。這是時代轉變之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