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由靜變動

《清明上河圖》電子版在港展出,至今售出及派出超過九十萬張門券,現時的情況,還是一票難求。看來政府可能還會在某一些時段加開,以一節容納三千五百人計算,十節就有三萬五千人,百萬大關應該輕易超越。

今次《清明上河圖》電子版的展出,比起回歸十周年時真版畫卷來港展出時更為哄動,畫卷真迹只是文物,一般人只知珍貴,但卻未必識欣賞。而把畫卷變成電子版,以投射展出,而且由靜態的畫面,變成動態的動畫,那就既有新鮮感,也是雅俗共賞的創作。

這個電子版在上海世博的中國館內已經看過一次,當時的評語是「好橋」兩個字。說難,這個電子版的製作並不難,筆者不是資訊科技專才,但以有限的知識,也知道怎樣製作,便是先把畫卷拍攝下來,然後圈出重要的人物,再按照畫中的情理,加以創作發展。現時先進的數碼技術,可以省下大量人手,把這些後續的發展動作設計出來,由靜態化成一兩分鐘的動作;至於夜景,就更加可以自行創作。所以說難也不算難,最主要是有這一個由靜變動的意念。

將文物畫卷創新發展成動畫在世博中展出更具意義,因為今年世博的主題是城市生活,而挑選《清明上河圖》,正是因為圖中展示出北宋時首都汴梁的日常平民生活,由古至今再展望未來,也同時兼及中外,展示其城市生活,《清明上河圖》正是最佳選擇。再加上一些創意,由靜變動,就有這樣的效果。

香港經常講創意工業,今次《清明上河圖》電子版的展出,正好給我們一個最佳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