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舉行了兩天,上周五結束。領袖聲明中,開宗明義說「參差不齊的成長和日益擴大的失衡,正助長全球解決方案掉入失調行動的陷阱」的問題。然而,無論是中美貨幣問題、貨幣戰的可能、制訂衡量經濟失衡的指標,還是就如何界定失衡等各方面的問題,大會未有明言解決辦法,有些甚至要延遲到明年上半年才進行。
熟悉國際事務或曾經參與類似會議的人士都知道,這些需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參與的峰會,說白了,都只是一種形式。在峰會前夕,與會各國已經派遣人員和智囊就峰會的內容進行磋商,以達成一個合乎各國利益底線的共識或聲明,等待峰會真正閉幕一日,由各國領導人一同簽署聲明,即可大功告成,大家各自修行。
因此,縱使我們看見峰會中出現連番爭議場面,大家爭吵得面紅耳赤,相持不下,其實,背後已經有一個終極答案,而這答案亦不會因為那些形式上的爭議而有所改變。我們在外面看的,也就不需要對這些會議細節太過認真。
與會各國用了相當多的時間針對美國聯儲局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傳媒用了不少篇幅刻畫各國對QE2政策的反應。然而,峰會聲明並沒有關注到這一點問題。這雖然有「放生」美國之嫌,但我們只能無可奈何,因為這些爭議本來就不準備寫在峰會聲明中。
G20峰會表面上是成功達到共識,但到底有幾多共識將會訴諸於實際行動?幾多國家甘心放棄個別利益,成全共識得以落實?世界上,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為這個峰會的「成功」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