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最近在其網誌上提出香港的出生人口自2016年以來不斷下跌,由2019年的52,856人跌至2020年的43,100人,跌幅是18.5%。可是,若把出生人數再往前看,10年前(2011年)出生人數是95,451人,下跌54.8%,可謂驚人。另一個相關數字是粗結婚率,2011年是8.2,2019年是5.9,而羅局長估計2020年更會大跌四成。
香港人由10年前開始愈來愈多適婚人士不結婚,結了婚的不生孩子。香港會變成甚麽樣子?一、人口收縮,香港人口數目減少,長遠走向消失。二、人口老化,長者比例激增,照顧和健康問題日趨嚴峻,需求大增。三、勞動者(包括藍領和白領)年齡上升,勞動人口老化和不足。四、這個地方的文化、價值觀、習慣等傳承出現問題。五、整個社會規劃都會出亂子,若現在規劃政策不變,未來10年內各級教育將會過剩,各項長者服務更不足,醫療特別是專科和老人科需求更殷。六、這些問題和規劃,政府無感覺、無準備、無部門負責處理。
面對未來人口趨勢是對社會各方面都有衝擊,在未來規劃時,政府是否有責任去找出結婚和出生率低的因素,而對症下藥呢?
筆者嘗試參考與香港面對相似問題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新加坡、英國、愛爾蘭和澳洲,看他們如何應對,發現人口老化嚴重、出生率低的日本和新加坡,為了鼓勵和刺激國民結婚生子,在國民年輕時,國家已出招。在日本,未滿34歲結婚,政府會發放新生活支援事業補助金,在鄉郊村縣更有紅娘報酬,更重要的是男女一方或雙方有不孕症,每人都可享受兩次治療補助。在新加坡,同樣有人工受孕補貼,大學階段結婚的可免學費,而有趣的是政府推行「你相親,政府埋單」政策,舉辦青年男女健身跑步、晚會等活動,以推高結婚率和生育率。
這些國家都各有一套鼓勵生育政策,包括產前、產後和兒童成長的支援。總的來說,在懷孕期,政府給予孕婦資助和補貼,產前和產後的有薪假期。英國更給予媽媽免費醫療和牙醫服務至BB一歲。BB出生後,一般都可享有免費或資助的託兒服務、牛奶福利金、免費牙醫服務、學生乘車資助等,一般都提供12年至15年免費教育。而新加坡近10多年更立移民法,引進人才和學生。
2017年新加坡出生率是0.83,澳門是0.95,香港是1.19。2019年新加坡是1.16,澳門是1.21,香港是1.12。2012年,李光耀曾說:新加坡如果不能扭轉生育率下降趨勢,國家是會垮掉的。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區和國際金融中心,會有李光耀說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