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引導學生作多角度思考

有人估計,中學通識科會被修改成國民教育科,對祖國歌功頌德,變成「洗腦」工程,筆者則認為不會如是,也不必如是。但是課程應該在研討政治體制優劣的部分兩面平衡,對西方與中國模式,都引介分量相同的意見,讓學生參考。

《易經》說:「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意思是君子應力求均衡之道,多者損之,少者益之。香港學生以至整個教育界大多對西方制度十分推崇,對中國制度的印象卻過於負面,課程設計者就有責任匡正風氣。

筆者不反對讓香港學生認識西方體制優勝的一面,但是這套所謂的普世價值放諸全球,絕非一面倒地為人稱頌。莫說北韓、伊朗、古巴的人會有不同看法,其實整個阿拉伯世界,以至非洲地區的人們,對西方制度都有疑慮,再加上中國、俄羅斯,全球有近半人口都未必完全認同西方模式。香港的年輕學子卻近乎一面倒崇洋,但對於世界另一半人的看法,又能了解多少?

事實上,即使在歐美地區,今天也有大量學者對西方體制作深切反思,《世界是平的》一書的作者佛里曼,曾3度獲普立茲獎,近日他在《紐約時報》撰文直斥美國很多政客是騙子,指如今不少阿美利加青年,反而更推崇社會主義制度。佛里曼一類的觀點,在西方日漸流行,美國經歷「特朗普之亂」後,這股風潮就更趨熾烈。

新修訂的通識科課程,當然不必變成崇中抑洋,但就應該引導學生作多角度思考,對不同意見平等視之。國民教育中心曾經出版《中國模式》手冊,指出美國政治制度容易造成「政黨惡鬥,人民當災」。此論當年引來教育界群起而攻,好像但凡批評西方的意見都是十惡不赦。但觀乎2020年的美國,反而該讚嘆該手冊的作者,頗具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