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官亂政百樣錯 廢人治港萬事哀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詩聖杜甫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道出朝政腐敗,生活困難,讀書人難求一瓦遮頭。今時今日,社會發達,特區市民依然要為居住問題發愁,超過二十萬人屈居劏房,原因亦是一個,政府無能,民不聊生。

房策消怨氣 本末倒置

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主打房策,希望可以藉此消滅市民怨氣,其中提出興建一萬個過渡房屋,以解燃眉之急。但外界質疑屋與地從何處來?全港現時約有二十個過渡房屋項目提供千多個單位,真正能應市的僅數百個,相較現時接近廿七萬宗公屋輪候,簡直是杯水車薪。政府覓地建公屋無方,過渡屋亦似空頭支票,原來是要靠商家打救。日前有地產商公布借出新界錦田約四十三萬呎棕地,可興建二千伙過渡性房屋。眾所周知,過渡房屋居住年期較短,一般僅約兩三年,若未能增加公屋供應量來配合,住戶未及上樓公屋已被迫遷走。

有輪候公屋約七年的一家四口,去年一月入住過渡屋項目,項目共有廿戶人,至今仍有八戶人未能獲配公屋,用地將於今年十二月歸還地產商,雖然最終獲延期至明年三月,但不可能一再延期。無論過渡屋數目增加多少,都只是給升斗市民假希望,隨時墮回劏房地獄,長貧難顧,真正要解決基層的住屋需要,政府要保證穩定增加的公屋供應。

施政報告避重就輕,當然沒有列出詳細的公屋供應數字,但根據有關數據,房委會及房協未來五年合共供應十一萬五千多個出租單位,平均每年只得二萬三千多個,遠遠落後長遠房屋政策定下每年三萬一千五百個公屋的目標。公屋三年上樓已成歷史,平均輪候時間接近五年半。政府兩年前展開東涌填海工程預計可提供五萬個住宅單位,當中三萬二千個作為公營房屋,但最快仍要五年後才能入伙,遠水不能救近火。而林鄭鍥而不捨地死攬明日大嶼人工島,十多年後才可以入住,到時她此身都不知在何地,又豈能保證下一代港人的住屋需要,難道貨不對辦可以找她賠償萬億計港元嗎?

林鄭妄想以房策化解民怨,卻忘記房屋問題正正是民怨積累一大根源。「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多年來如實反映民意,最近為房屋問題所作的調查,再揭示失敗房策積累莫大民憤,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房策失敗,頭痛醫頭,過渡房屋杯水車薪,無法銜接公屋,恐怕會出現骨牌式冧檔,給予基層上樓假希望。

房屋問題核心,正如受訪者指出,是港府浪費現有土地資源,覓地興建公屋無方,才令房屋死結無法可解。港府丟空不少官地及空置校舍,如大埔工業邨附近便有大片土地丟空,本報早已詳盡報道,政府置若罔聞,現在臨急抱佛腳,提出將部分棕地發展成公營房屋,又計劃收回數類私人土地,包括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市民不禁問,為何當初堅持不運用《收回土地條例》,現在才轉軚「補鑊」?

燒錢大花筒 派錢拖拉

廢官百無一用,唯一所恃只是前人留下來,市民血汗金錢供奉的財政儲備,所以一直做守財奴,堅拒還富於民,可是特區政府敗政纍纍,長期出錯,想不到其他方法補鑊,便派錢希望「塞住市民把口」。二○一八年財政預算案派糖不均,政府補鑊而倉卒推出「關愛共享計劃」派錢四千元,並非所有市民受惠,剛推出已惹來非議,而且執行甩漏多多,共收到三百多萬份申請,年多以來只有九成完成處理,還有三萬多宗個案仍然未能收到錢,議員更直言派錢亂象令到不少市民心灰意冷。

區區四千元就拖拖拉拉,政府自己卻好大喜功,興建多項大白象工程,倒錢落海,高鐵與港珠澳大橋使用量遠低於預期,長期虧蝕,難望短期內有回本之日,林鄭還發夢一擲萬億興建明日大嶼人工島,想把香港一鋪清袋。古語有云「貧賤夫妻百事哀」,香港人收入傲視亞洲,本應過着富裕生活,可是錯配這無能政府,變成衣食住行,無一不用憂心。

管治團隊一塌糊塗,林鄭月娥剛愎自用,死到臨頭才肯打倒昨日的我。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是史上最低民望官僚,敗壞法治。廢人治港,特區風雨飄搖,歷經最震盪的深秋,立冬將至,市民看着暴亂升級,對未來充滿疑懼,心裏先湧起一陣寒意。止暴制亂遙遙無期,更遑論為港人止怒制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