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殘守缺無退路 撥亂反正有前途

暴燄焚城,政府一籌莫展,香江看似窮途末路,愛國愛港之士圖力挽狂瀾,為這個家尋出路。《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社會既然到了存亡階段,不放膽求變,難道像植物人等待拔喉嗎?

一國兩制 靈活執行

港府不是沒有變招,可是卻是走回頭路,月初宣布引用殖民地時代古老法律《緊急法》來實施《禁蒙面法》,當年六七暴動時港英政府出動這招奏效,可是港府實在變招太遲,錯過最好時機,而且做得不徹底,畏首畏尾,結果不但沒有成功止暴制亂,反而暴徒行動更加升級,反對派趁機發起多宗司法覆核,指新法規有違《基本法》,社會有呼聲要求人大釋法一錘定音,免卻又一連串司法紛爭。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表示暫無聽聞人大常委會要就《緊急法》釋法,他稱對政府勝訴有信心,自己亦看不到有釋法需要。譚又強調,人大常委會必會小心處理釋法問題,在有需要時才會進行。

對於人大是否主動就《緊急法》釋法,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港澳辦前主任王光亞日前亦表示,人大要做甚麼事情,要看特區有否請求,如果有需求人大才會做。言下之意,回到基本,港人治港,中央不輕易插手。而事實上,一國若是想出手,水到渠成,豈會像現在任由示威暴潮淹沒兩制?

中央之所以遲遲不出手,顯然是顧忌國際輿論口水戰,反對派便以此作文宣攻擊,疾呼回歸才廿二年,「五十年不變」的保證便幻滅。然而細看《基本法》相關條文,第五條雖然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內容所說的只是制度與生活,可沒有涵蓋所有事務,眾所周知防務與外交已不在此列,而條文亦沒有「五十年不管」的意思。所以中央及港府,實在有大量空間合情合理合法地去處理這次危機。該管還是要管,難道中央出手平亂,香港便會廢除資本主義嗎?社會這樣紛亂,現在依然保持跑馬跳舞,他日回復正常秩序,這些生活方式還是會繼續。

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需要由人去執行條文,而不是被綁手綁腳。面對逆境,求變才是真理。中國大陸經歷文革十年浩劫,百廢待興,鄧小平倡導改革開放,在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的理論及意識形態的基礎上,引入資本主義在市場經濟上的部分概念,發展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歷四十年不懈努力,國家高速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多個內地城市騰飛,北上廣深比起香港,潛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落後的深圳成功轉型為創科之城,而一河之隔先進的香港不思進取,終淪為暴亂之都。

事實證明,應改則改,改變不可怕,變得不得其法才是問題所在。特區政府正正是反面教材。二○一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本報《功夫茶》以標題「禮賓府唔改名 香港實冇運行」文章提醒政府注意,特首官邸在港英時代叫港督府相安無事,偏偏回歸後改稱「禮賓府」,結果主人的命運亦像賓客,沒有一個能住得長,曾蔭權爵士七年任期,身敗名裂,本來磨拳擦掌預備大幹十年的梁振英,最終都是五年就灰溜溜下台。「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北宋末代皇帝欽宗改國號靖康,當時有人將兩個字拆成「十二月立康王」,一語成讖,皇帝後來給金人擄走,而宋室南渡同年十二月,又真的是擁立康王趙構,亂改皇帝年號犯忌,一區領導人府邸亦是一樣。

禮賓府應改名特首府

連同第一任的董建華,三位特首沒有一個打破「十年魔咒」宿命,當日《功夫茶》文章忠告特區政府下一任特首,為免犯忌,應該把「禮賓府」改名為「特首府」或者「特首官邸」,繼任的特首林鄭月娥不聽東方言,吃虧在眼前,弄得天怒人怨,能否捱滿任期尚是未知之數,連任恐怕是天方夜譚吧。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毋須堪輿學家給意見,單從「禮賓府」字義便知大大不妥,作為七百萬港人之首竟然不做主而作賓,即是「反主為客」,自己邀請外部勢力入屋作主,英美老實不客氣,米字旗及星條旗飄揚,五星旗及區旗漂海。而且「禮賓」與「禮崩」同音,現在特區不正是烏煙瘴氣,禮崩樂壞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特首府邸要改名,特區管治班子亦要改組,不能再留廢官之最、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其餘濫竽充數之徒亦要撤換。制度上不善之處亦要改良。港人治港,令到香港瀕臨不治,中央切勿再等港府開聲要求,有些人自以為好打得,根本不知自己錯在何處,又怎會懂得適切求援?特區主權在一國,這個「主」字亦包含「主動」的意思,中央有槍有炮有人才,只要有決心撥亂反正,來為特區做個急救大手術,掃除毒瘤,打通經脈,香港一定會有脫胎換骨的一天。

一國兩制並非死板塊,配合時代轉變靈活調節才有前途,亦可擴至全國帶動改革。類似的操作如橫琴的「一島兩制」,為小小的澳門特區增添更大機遇。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堅忍求存,在發展時靈活求變,數千年來起起跌跌,現在不又是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嗎?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連法國總統馬克龍都說西方霸權將到終結時,東方巨龍飛躍,香港不是沒有路走,只是久病飛不起罷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