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試車震到暈 好事多磨有前因

高鐵香港段定於今年第三季通車,具體時間卻一直未能揭曉,除了一地兩檢本地立法尚有變數,亦因為試車期間狀況連連,列車出軌、鐵軌磨損、隧道滲漏,如今又有噪音擾民,類似問題不絕如縷,顯示香港基建能力、監管水平與高鐵代表的快捷方便背道而馳。

全長二十六公里的香港高鐵全線均採納專用軌道,且以地下隧道形式興建,如此設計成本高昂,優點之一是降低行駛時發出的噪音。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過去兩個月高鐵列車試運行期間發出強烈的噪音及震動,即使隧道路軌深入地底亦無濟於事,附近居民不勝其擾,有人表示家中地磚及牆壁震出裂縫,有人感覺到家中枱椅出現相當於手機震機時的震動。每次列車行過,彷彿發生小型「地震」,廣東俗語「有得震冇得瞓」,正是新界居民飽受日夜煎熬之苦的寫照。

土木工程專家解釋,列車行駛時發生轟響及震動的影響程度,與附近地質狀況息息相關,與鐵路隧道及地面建築物的距離也有密切關係,建議在高鐵路軌安裝防震墊及在隧道加裝隔音設施,如果問題仍無法解決,高鐵通車後可能要減速行駛。不錯,列車減速運行可以降低車輪與路軌的摩擦力,降低噪音與震動,減少對居民的騷擾,然而以犧牲速度來換取安寧,高鐵就變成慢鐵,近千億的投資也就失去價值。

按理說,高鐵不是新東西,中國是高鐵大國,在處理行車噪音及震動方面應該最有經驗,香港建高鐵完全有先例可援,但最終仍然出現這類問題,不能不令人質疑並非單純的地質因素,而是在設計及管理方面出了紕漏。事實上,鐵軌磨損與此相關,而港鐵日前就高鐵試車「出軌」解畫,指問題出在顧問公司計算路軌承托力時「漏計」了「橫向壓力」,其實「橫向壓力」是工程界常識,顧問公司犯下如此低級錯誤,委實令人匪夷所思。尤其這是一家本國並無高鐵的外國顧問公司,更引來港府崇洋媚外之譏。如今高鐵試車又發出巨大噪音及震動,當局除了徹查原因並作出補救,也應該公開交代設計者是何方神聖。

踏入六月份,距離高鐵正式通車時間愈來愈近,表面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試車期間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令人對香港高鐵的安全性及舒適度大打折扣,更令人想起「車毀人亡」的警告。其他方面的問題也不少,譬如香港高鐵目前僅可以賣十八個內地站的車票,港人若去其他地方費時失事,所謂香港高鐵與內地四橫四縱高鐵網接軌名不副實。再說由西九龍至廣州南,試車需一個半小時,比港府當初宣傳的行車四十八分鐘、實現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相差太遠。

高鐵是國家級跨境基建,旨在加速香港內地的經濟融合,它不是一般基建,而是具有政治意涵,等着看高鐵笑話的人不在少數,高鐵「好事多磨」顯然不是技術或地質因素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