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若包容香港,首要是過境的連接性。香港在回歸後本應盡快改善與內地過關的連接,但受制於特區政府的殖民地政策傳統與文化,也礙於中央對港澳政策河水不犯井水的「失誤」。在市場和社會的壓力下,雖然過關有所便捷,但是改善緩慢,體現不到兩制在一國之內的關係,也不符合兩地居民往來的需求。
當今過關的技術發展迅速,包括指紋辨識及臉相辨識,能大大縮減旅客過境的時間。網絡的技術也日益先進。一國兩制之間不應存在禁區,過境的關口也不需過度集中,羅湖、落馬洲、西部通道、沙頭角與將完工的蓮塘已經是多通道過境。若把禁區縮減至口岸關口附近,一可多增公共汽車到達關口,毋須受東鐵運量限制;二可多開口岸作分流之用;三可利用臉相辨識技術,在多個口岸開設鐵路以外的公共汽車跨境服務,使現在只有持牌私家車才享有的便捷與更多的兩地居民共享。
這些設施都涉及政府投資,以香港與內地每天六十多萬人次過境的規模來說,相關投資產生出來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相當巨大。
更重要的是,深圳與香港的連接變成一小時之內。兩地同城化在眾多的領域都可產生出各種轉變效益,香港社會可更有效地利用深圳的深厚資源和發展機會。只要政府願意投資以降低過境成本,通勤的作用便會呈現出來,裨益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