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正視知識產權問題

「蘋果」的數碼產品名滿天下,內地有人在「蘋果」播放器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將播放器變為電話的裝置。然而,這消息僅僅在網絡上熱鬧,實物卻遲遲未推出市面,究其原因,是這裝置從侵入播放器,到為播放器添加通話功能的工序,都有侵犯「蘋果」知識產權的嫌疑。

說到知識產權問題,近年有西方企業逐步改變在華營商的方式,很多都是基於重視保護自身知識產權而決定變化的。

西方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離不開與中國企業組成合資公司。通常這其中意味了「技術轉移」,即與中國夥伴分享他們的技術或知識產權,才能組成合資公司。有時候,西方企業覺得合資公司並非必要,但企業仍然願意跟中國企業合資,以期獲得在當地進行業務和建立人脈關係的「通行證」,並以分享技術作為獲取「通行證」的代價。

不過,有說西方企業開始對這種進入市場方法感到不安,尤其對知識產權問題的關切日益增加,而這些關切亦正改變西方企業在中國的經營策略。有見及此,有西方專家便提出多項建議來收緊知識產權的外流,包括建議企業不要貿然分享最敏感的技術和知識;建議企業派遣更多本公司的員工到海外參與生產工序;亦有建議企業與不易發展成為對手的小型公司籌組合資公司。

西方企業為求擁有在華營商更大的靈活度與控制權,都開始謹慎建立合資公司。而他們謹慎行事的背後,是基於內地「山寨貨」、「盜版貨」充斥市場的事實,長此下去,絕對不利內地知識產業的發展,有關當局尤須正視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