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台港交流疊床架屋

台港間似乎有了新氣象,隨着香港的「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成立,台灣也成立了對口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但是在成立過程中卻引發了質疑。台灣方面的策進會人選尚未完全底定,就有意見指出,台港間的兩會模式疊床架屋,畢竟台灣在港有最高代表機構中華旅行社,台港間比照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半官方的白手套模式,乃是雙方沒有正式官方來往,也沒有互設機構的情勢下,現兩岸都已脫下白手套,走上兩岸官員互相協商的局面。

近日兩岸商談ECFA,大陸由商務部港澳台司司長唐煒主議,他在嚴肅的會議過程中展現專業領域下的幽默風趣,化解難題的作為獲得了台灣傳媒的肯定。兩岸間已不再躲躲閃閃,雙方官員直接對話簽署議題,尋求直接的效力,而港台間的協進會、策進會只是東施效顰於時局之後。

台灣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成立於港英時代,乃兩岸敵對時期為避免敏感性而成立,是歷史的產物,也是委曲求全之下的做法,因此常被外界笑稱為是不賣機票的「旅行社」。今兩岸的情勢丕變,由對峙走上對話,「中華旅行社」必也正名乎,應仿照澳門改名為「台灣駐港經濟文化辦事處」,方為名正言順,而另成立港台間的對口機構,將形成雙頭馬車的現象。

台灣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成立後,台北傳出可由策進會探討台港航權問題,其實過去沒有策進、協進兩會,一樣的簽訂航權、延續航權,由港台主管航空的官員談判。自兩岸直航和國際金融風暴之後,台港航班大為縮減,航空公司不是不為也,而是為利益計不能也。為因應策進、協進兩會成立,搪塞一個議題,不見成效反而凸顯其不足與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