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年香港社會向上流動機會減少的問題,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光埋怨政府。
改革開放伊始,對比大陸,香港確實是「高處」:內地是剛結束「階級鬥爭為綱」,香港則全力發展經濟;內地是僵化的計劃經濟,香港則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且自由度居世界第一;內地是「八級累進」的高稅率,香港則是簡單低稅制;內地是閉關鎖國,香港則是全方位開放的自由港等等,優劣立判。其後,借內地改革開放東風,不用說大財團,就算是本港的山寨廠、皮包公司、貿易中間人也紛紛「北望神州」,不少人撈得風生水起,成功「向上流動」。
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日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全方位開放,推行市場經濟,加入世貿組織,實現兩岸三通,稅制先是對外商優惠繼而兩稅合一,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無限商機,各地「鐵(路)、公(路)、基(本建設)」面貌比以前可謂翻天覆地。反觀香港回歸以來爭拗不斷,內耗不止,社會議題「政治化」,大型基建「牛步化」,原有製造業「空洞化」,大陸「入世」及兩岸三通後香港中轉橋樑作用「泡沫化」,以至香港對祖國價值逐漸「邊緣化」!
「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缺水小河乾」,沒有整個社會的向上提升,個人也較難向上流動,所以香港官民一定要齊心合力振興經濟、促進和諧、推動民主,個人向上流動才能「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