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很容易被感動的社會,電影《海角七號》,一封日據時代的情書遲至今日才送到,牽動了台灣人情感深處的記憶與舊日情懷,這部電影轟動全台,電影拍攝地的屏東也蔚然成了觀光的景點,遊客絡繹不絕,探訪那書信難去的海角七號。
春節期間,台灣的另一部本土味濃厚的電影《艋舺》開創了票房新紀錄。「艋舺」是台北市萬華區的台灣原名,國語取其音而為「萬華」。電影描述上世紀八十年代萬華地區青少年與黑幫的故事。萬華有史以來就是黑幫與色情的聚集地,龍蛇雜處,娼妓街頭鬧,《艋舺》的轟動帶動了萬華地區的觀光人潮。
台灣的電影發展曾有過燦爛時光,但曾幾何時已淪為夕陽事業,民眾沒興趣買票進場看自己人拍的電影,然近年在電影人的摸索下,台灣電影為自己找到了對的方向與對的出路,避開商業層,投入藝術層的懷抱,甚至以描述台灣本土情懷的電影為主,牽動觀眾懷舊的心,讓往日情懷的奔騰宣洩在電影的情節中,有了共鳴也有了掌聲。
《艋舺》也是社會的寫實。萬華緊貼台北最繁華心臟地帶,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龍山寺是其地標,卻是台北發展較落後之地,雖稱不上藏污納垢,但黑幫盤據乃眾所周知。《艋舺》將學生們半生不熟的台灣國語與黑幫的械鬥,精彩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台灣電影在尋求本土觀眾的共鳴,演繹當地觀眾的好故事。
然不少人看了《艋舺》卻有另類的感受,電影中的中學生講的是阿扁式的台灣國語,字正腔圓已不再是風潮,台灣腔的國語成為主流,教育部長吳清基也表示這部黑幫電影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不值得宣揚。期待台灣電影能走出本土,以更健康的題材開創新領域、邁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