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政策過程進退失據

市區重建步伐過慢,屢受批評,近年保育呼聲潮起,令原有的重建政策更形受壓。市建局處理永利街重建項目,臨門一腳忽然保育,轉軚之急,教人嘖嘖稱奇,卻因考慮欠周詳,結果被城規會質疑處理手法不善。究竟永利街是重建還是保育,還要拖延多一段時間才有答案,市建局進退失據,紙上談兵,貽笑大方。

受重建影響最大的當然是舊區居民,包括租戶、業主與商舖。舊區一旦列入重建計劃,樓宇將難以出售,業主也不敢輕易出租,否則隨時不獲賠償,只有重建計劃盡快落實,才有望見到曙光。

永利街問題一拖就是十二年,現時仍然前景未卜,市建局推動重建不力,應該受到譴責,以滿足市民對永利街舊建築群的美好集體回憶為由忽然保育,不能掩飾局方對原有重建項目的粗疏處理。

近年政治新勢力冒起,八十後的年輕人聚焦於環境保護、文化及歷史保育等議題,以社會運動的手法,動員地區坊眾、民間關注組及專業團體,形成群策群力的聯結性組織,挑戰政府早已過時的土地、房屋及重建政策,令政府四面楚歌,政治壓力空前高漲。

現行的政策過程存在極多缺陷,首先是前期諮詢未能接觸受影響的持份者及地區團體,以至於在醞釀期間未有充分考慮各種不同意見,且僅能照顧到少數人的利益,而諮詢組織的成員多為建制派人士,意見上的局限性甚大,政策往往以偏概全,脫離現實。

等到政策公布,忽然發覺存在嚴重缺漏才急謀對策已經太遲,轉身不易。政府落伍的政策過程早已為人詬病,革新的決心不足,最終要面對來自社會抗爭的政治壓力,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但已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而且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政策的搖擺性也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