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決戰境外與就地迎戰

兩岸關係快速改善,並沒有讓台灣放下防禦的思維,尤其是老百姓對「共軍來襲」仍有很大的疑慮和恐懼。在兩岸熱絡的交流互動中,台灣對於軍購的需求一樣的殷切,馬英九表示台灣若有安全的保障和強大的防禦能力,則更有信心與大陸談判,因之在台灣的戰略思維與策略中,「自保」超越一切對話交流。

過去在李登輝與陳水扁時代有所謂「決戰境外」的戰略思考,也就是當共軍來襲時,在他們到達台灣本土上空之前,台灣的空軍就起飛攔截,在境外作一勝負的決戰,所以對先進的戰機需求十分殷切,念茲在茲的乃是向美國購買先進的戰機F16C/D。但馬英九執政後有了不同的戰略思維,也就是就地迎戰,將重回以陸軍為主的戰略構思,並全力發展第二擊的報復能量,在這個指導方針下,爭取潛艇成為台灣軍方最迫切的需要,以及最積極的作為。

美國於奧巴馬上台後,仍是循歷任總統對台軍售的步伐,以《台灣關係法》為依歸,讓對台軍售充實了正當性。美國最近公布的軍備名單中,獨缺台灣所最希冀的F16C/D戰機及潛艇,但馬政府矢志將繼續力爭,直到完成軍購的目標。

現隨着馬英九轉以陸軍為主的戰略,潛艇的搭配至為緊要,在美國不願售台先進武器下轉向他國購置,德國就是潛在的賣家,因德國製柴油潛艇正好是台灣海軍最期待的先進武器,德國方面也赴台兜售。

原來德國銷售的四艘潛艇,因希臘政府財政出了問題而沒法依約採購,現台灣有意採購,在供求之需下雙方一拍即合。據稱為了避免北京的抗議,將採以租代售的方式,乃以租賃方式為主,不是購買軍備武器。看來這變通的方式滿足了雙方的需求,只是不知北京將何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