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下的香港,大學校長算是好當。但在學問上、辦學上、為人處世上都能被人稱道的,大概只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高錕。當然,原來那位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也不錯。其他一些大學校長,則多少會被輿論「修理」,被教師「狀告」,被學生圍批。
然而,總的來講,和平年代生活富裕,當大學校長還是很「幸福」的。政府撥款給錢,沒有生存壓力,已經辦出些名堂的大學,更不難獲得社會捐款。和平年代不用為錢發愁的大學校長,應該心頭沒有甚麼火氣,會很有風度,和藹可親。據說高錕就是這樣,謙和淡雅,一臉笑容,對下屬對員工對學生都很親切有禮,頗有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之風。
梅貽琦出任清華大學校長時正值國家多難歲月,日寇鐵蹄縱橫,烽煙四起,國土淪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南開大學遷往昆明,堅持辦學,組成西南聯大,條件極為艱苦。三所著名大學「合併」,領導和管理工作之難可想而知。時任南開大學校長的張伯岑在重慶另有任事,把自己的職責交給了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而蔣夢麟「又將擔子壓給了梅」,美其名曰「在聯大我不管就是管」,他甚至常年不到昆明。這樣,當年教育部明令的西南聯大三位校長輪流擔任「三校校務常委會主席」便形同虛設,擔子壓在梅貽琦一人身上。
這麼複雜的環境,這麼艱苦的經營,就看出了梅貽琦在為人處世和人品性格上的親和力及高超手腕。據說梅貽琦待人「平和從容,說話風趣而又適度」。他遇事問人總說「你看怎麼辦好」? 得到回答如果同意對方所言,就說「我看就這樣辦吧」。如不同意,就說「我看還是怎樣怎樣辦的好」,或曰「我看這樣辦,就會如何如何」,一時說服不了別人,就說「我看我們再考慮考慮」。據說時任國民黨大員的陳立夫也是如此,對下沒有半點官氣,從無疾顏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