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米缸老鼠當顧問

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發言人Peter Cordingley在電台節目稱,世衞疫苗策略顧問屬世界權威,世衞求教他們,疫苗製造商同時求教他們,屬最「正常」不過的事,並強調他們都已申報利益。

問題是:疫苗製造商怎樣求教這些世界權威?英國學術權威萊‧晏德遜(Roy Anderson)去年五月一日便堅稱全球流感大流行已經出現,比世衞確認同一事實,並以此為根據,提升大流行警戒級別至最高的六級,早了個多月。英國一家疫苗製造商亦於同期,向與其已簽約購買流感大流行疫苗的德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多番催促,要求他們對簽下的合約履行具約束性確認,即付鈔。因為世衞一旦宣布大流行警戒級別升至六級,這些疫苗供應合約便自動生效,等同疫苗供應商的「印鈔」機開始轉動,所以便振振有詞,第一時間向已簽約買家追討貨款。

萊‧晏德遜為何比世衞走快一步,不得而知。但傳媒後來揭發,他就是上述英國疫苗供應商的受薪顧問,每年報酬為十七萬七千美元。很明顯,他對流感大流行發表任何言論,皆可影響疫苗供應商利益,例如提早宣稱大流行出現,可視為迫使世衞及早把警戒級別升至六級的輿論壓力。

世衞及各國衞生當局若求教這類「權威」,無疑是問:「究竟應否購買貴公司的疫苗?應否人人都接受注射?」這樣求教與「捉老鼠入米缸」有何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