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將於星期三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房屋問題備受關注。筆者所屬政黨多位立法會議員,聯同多位劏房戶居民到政府總部外請願,促請政府成立不少於二十億元的「過渡性房屋基金」,作為起動的專項基金,以推動及支援各項過渡性房屋項目。
本港有超過十一萬名住戶蝸居於不適切住房,當中大部分人都有申請公屋,然而,現時一般家庭公屋輪候期長達五點五年。
由於公屋輪候期長、申請設限以及排期緩慢,助長了各類不適切租住房的旺盛發展,例如劏房、籠屋、天台屋、貨櫃屋、棺材屋、水管屋等,當中劏房已是居住環境較佳的住房。香港有數以千計的籠屋床位租客,至今仍在惡劣的居住環境中度日。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居住環境之差實在難以接受。
尤有甚者,各類不適切租住房租金昂貴。例如劏房每月平均租金為四千五百元,居於劏房住戶的入息中位數為一點三五萬元,住客每月於交租後的生活費只剩下約九千元,要應付各項日常生活支出,可謂捉襟見肘。
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可以紓緩市民住在不適切住房的困境。特區政府應該將過渡性房屋納入《長遠房屋策略》,確立其為政府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三年內,各類過渡性房屋的總供應目標應該不少於一萬個。
除了民間組織之外,期望當局能夠邀請房委會,以至香港房屋協會及市區重建局,積極提供更多過渡性房屋。
日前的立法會大會,筆者所屬政黨的鄭泳舜議員提出「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動議,獲得跨黨派支持通過。議案提出不少建議,包括鼓勵私人業主將住宅或整幢工廈改作過渡性房屋、公開適合用作過渡性房屋的閒置政府土地或設施清單等,相信可以有效增加本港過渡性房屋的供應,特區政府應該從善如流,盡快落實。